成功


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公眾號
可查看最新價格行情,供求等信息
公眾號: 雞禽無憂網
  • 關閉本窗口
  • 了解公眾號
蛋雞育成期飼養(yǎng)管理要點及措施

育成雞指的是7~18周齡的雞群,育成雞在整個雞的飼養(yǎng)過程中都非常重要,在此階段要完成骨骼的發(fā)育、體重的增長、輸卵管及卵巢的發(fā)育。同時在育成雞飼養(yǎng)管理過程中,要提高雞群的整齊度,適時達到性成熟,體質發(fā)育健壯,為后期產蛋儲備營養(yǎng)物質。下文對蛋雞育成期飼養(yǎng)管理要點及采取的措施進行簡要闡述。

一、育成雞的飼養(yǎng)目標

(一)、較高的群體發(fā)育整齊度群體發(fā)育整齊度指體重在該周齡標準體重±10%范圍內的個體占總數(shù)的百分比。群體發(fā)育整齊度應在80%以上。整齊度高的育成雞群,在產蛋期產蛋率上升速度快,產蛋高峰期維持時間長,飼料報酬高,雞群淘汰率低,每只雞的總產蛋量高。整齊度差的育成雞群往往表現(xiàn)出產蛋率上升緩慢,產蛋高峰期維持時間短,產蛋后期雞群的淘汰率較高,飼料報酬低,總產蛋量低。所以群體發(fā)育整齊度對雞后期的產蛋影響很大,生產中應特別注意提高雞群的整齊度。

(二)、體重發(fā)育適中雞群的體重應與標準體重相符合。體重過大往往是由于雞體內脂肪沉積過多,脂肪在腹腔中沉積過多會影響后期雞群的產蛋;體重過小,可能是由于雞只發(fā)育不良,從而影響雞群的繁殖性能。

(三)、適時達到性成熟 在生產實踐中,蛋雞在18~20周齡達到性成熟較為適宜。如果過早性成熟,雞只還未達到體成熟,各系統(tǒng)的組織器官還未發(fā)育完善就開產,往往會由于無法維持長期產蛋對營養(yǎng)物質的需要,造成產蛋期初產蛋小、產蛋高峰期短、產蛋量較低、雞群死淘率高等問題。性成熟過晚,往往是由于發(fā)育不良而引起的,延長了育成期培育時間,增加培育成本。

(四)、健壯的體格在育成期應保持雞群健壯的體質,提高雞群的抵抗力,因為進入產蛋期后,雞群不能受到較大的應激,很多的藥物和疫苗都不能使用,雞群一旦發(fā)病,就會對雞群造成很大的影響,引起產蛋量大幅度的下降。雞只的體型要適中,骨骼發(fā)育完全,在產蛋期蛋殼中的鈣,75%來自飼料,25%來自骨骼,骨骼若是發(fā)育不完全,則會影響后期蛋形成過程中鈣的供應,死淘率升高。

二、育成雞飼養(yǎng)管理措施

(一)、提高群體整齊度 提高雞群的整齊度可采取以下方法:

1.合理的的分群和調群:根據(jù)雞只體重的大小及體質的強弱進行合理的分群和及時的調群,根據(jù)雞只體重情況進行分別飼喂,體重適中的雞只按照標準飼喂,體重較大的雞只適當降低飼喂量,體重的小的雞只增加飼喂量,最終都與中等體質的雞群相接近。每周對個生長發(fā)育掉隊的雞只及時調群,加強飼養(yǎng)管理,使其迅速追趕上去。

2.保證均勻采食:只有保證每只雞每天的采食量相近才能提高雞群整齊度,所以在飼喂過程中應有足夠的采食位置、降低飼喂次數(shù),降低個體間采食量的差異。

(二)、體重控制的措施為了防止雞群體重過大,保持雞群體重正常的生長,防止過早進入性成熟,在生產中往往對雞群進行限飼。限飼主要是對體重高于標準體重的雞只進行限飼;體重低于標準體重的雞只切不可限飼。

限飼方法 限飼方法主要有限量法和限質法,生產中主要采用限量法。限量方法是日喂量按照自由采食的90%供給,日喂量減少10%左右。但必須保證每周增重不能低于標準體重。限飼前要注意必須對雞群進行分群,將弱雞和病雞挑選出來,此類雞不能接受限飼,否則就會導致死亡;限飼過程中若有疾病、應激等因素發(fā)生,應立即停止限飼恢復自由采食。為了檢測限飼效果,每周抽取5%的雞只進行定期稱重,若超過標準體重,下周應減料;低于標準體重下周則要增料。

(三)、性成熟的控制 生產中應控制雞群在18~20周齡適時達到性成熟??刂齐u群性成熟主要采取控制光照和控制營養(yǎng)的措施來實現(xiàn)。

1.光照控制的措施 光照對雞群生殖器官的影響主要在13周齡以后,此前的影響很小可以不加考慮。13周齡后主要是對光照時間的控制,育成后期可把光照時間控制在8小時左右;對于有窗的雞舍從13~17周齡每天光照時間由15小時逐漸縮短至10小時左右。

2.營養(yǎng)的控制 母雞輸卵管和和卵巢的發(fā)育需要較多的營養(yǎng)物質,尤其是對蛋白質的需要;通過減少飼料中蛋白質的含量可以有效的抑制生殖器官的發(fā)育。在育成后期,飼料中蛋白質含量可降至在14.5%左右。生產中應根據(jù)實際情況進行調節(jié),如16周齡時雞冠已經變大、變紅,可進行減少飼料中蛋白質的含量;若16周齡雞冠還小,顏色偏黃、體重小,則說明營養(yǎng)不良,應提高飼料營養(yǎng)水平。

(四)、雞只的選擇與淘汰在飼養(yǎng)過程中應做好雞只的選擇與淘汰工作,淘汰劣質的雞只可以減少飼料浪費和人力的消耗,降低飼養(yǎng)成本,一般雞群的淘汰率為3%左右。雞群的選擇和淘汰可在轉群中進行,也可在育成飼養(yǎng)過程中進行。育成期的雞群可進行兩次選留,第一次選擇可在8~10周齡進行,及時淘汰體重過輕和患病、傷殘的雞只。第二次可在16~18周齡,淘汰畸形、過肥、過瘦、體質弱小病殘的雞只。

三、小結

育成雞的質量水平影響著后期產蛋期的生產性能。因此在飼養(yǎng)管理過程中,應確保育成雞具備較高的成活率,確保發(fā)育充分,使雞群適時達到性成熟,嚴格控制雞群的體重,培育出整齊度高的育成雞群,為后期的產蛋打下堅實的基礎。

(文章來源:豬農)

免責聲明

1.凡是注明文章來源的信息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。文章中闡述的觀點及立場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及立場。如涉版權,請聯(lián)系0537-3163987刪除。

2.本網價格、行情、數(shù)據(jù)等信息來源于網友自主報價或者網絡,僅做交流參考,不可作為投資等依據(jù)。本網不對其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。

  • 加入收藏
進入專欄最新養(yǎng)雞技術文章
更多 養(yǎng)雞技術 信息
免费看国产三级片精品,91麻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,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aⅴ,无码福利日韩神码福利片